【漫步阿姆斯特丹 Part 2 】享受生活的藝術

BYJoling Chen(陳若齡)07 February, 2022

吃飽喝足,我們再次跳上單車,喔,對了,雖說是「散步」,但我們其實早忍不住踩著腳踏車前進,畢竟這裡是阿姆斯特丹,正如Alex所言:「騎車更能感受這座城市的風貌!」於是,我們從充滿街頭活力的西區乘風南行,穿過阿姆斯特丹的「中央公園」─馮德爾公園,來到匯聚知名博物館及音樂廳的博物館廣場。

 

作為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最大的開放公共空間,在馮德爾公園能看到在地人如何享受生活,這裡涵蓋球場、劇院、咖啡廳等集遊憩和娛樂功能,就算是遊客也能從一方綠地獲得樂趣。如果說馮德爾公園是阿姆斯特丹的綠色心臟,那博物館廣場就是藝文靈魂之窗,雖然許多人造訪博物館廣場是因為梵谷或林布蘭,但如果有時間,千萬別錯過外型如大浴缸的市立博物館,這兒藏有豐富的現當代藝術,尤其是蒙德里安和風格派作品,也定期會有當代藝術家展出。

 

雖然是以咖啡之旅邀請Alex,但當他提出「認識一座城市,怎能不到訪公園或博物館」時,我無比認同,因為這些相比繁華市區顯得平淡尋常之處,卻是最能感受城市真實風貌的所在。尤其是阿姆斯特丹對這些場域極富人性的規劃令人欣賞,像是逛累了博物館或純粹只想消磨時光,可以隨興坐躺在博物館廣場的大片綠地和水池邊,又或到國立博物館旁的小花園散步,如果接近午時或傍晚,還能到Rijks餐廳享受價格實惠的米其林一星佳餚。

 

這天跟著Alex重新遊歷,還驚喜發現藏身於花園後的綠蔭步道和藝術雕塑,並碰巧遇上學生的戶外寫生活動,成為我難忘的夏日景致。寓藝術於生活,把生活過得如藝術般自由愜意,這正是我們喜愛阿姆斯特丹的原因。

未完待續的旅程

距離博物館區不遠的Back to Black,座落在頗有歷史的老街區,這間布置得如家中客廳的溫馨咖啡館,是阿姆斯特丹第一間由女性烘焙師經營的咖啡館,永續發展的經營理念,提供來自非洲或南美小農的咖啡豆,店名意味著回到最初、品嚐咖啡的原味。Alex特別提醒,來這時別忘了順著運河逛逛附近的Spiegelkwartier街區,發掘其中的骨董藝術寶藏。

 
 
 

當旅程最後來到被喻為文青勝地的De Pijp區時,我們體內的咖啡因早已爆量,但Alex仍不忘推薦緊鄰沙伐地公園的兩間小店,一個是由2013瑞典手沖咖啡冠軍經營的Scandinavian Embassy,喝得到來自北歐的單一產地咖啡豆,隨時令替換的斯堪地那維亞風味菜單和自家烘焙品也是不容錯過的亮點。

 

而看到Glou Glou店名,喜愛自然酒的人應已瞭然於心,這是阿姆斯特丹,甚至應說是荷蘭第一間自然酒酒吧,也販售來自世界各地風味獨具的自然酒。擺著老家具的空間有種懷舊情調,白天可以來此用餐小酌或帶瓶比在酒吧享用更便宜的美酒,入夜這兒則會是感受阿姆斯特丹夜生活的好去處。

 

Alex從有記憶開始就四處旅行,如今定居阿姆斯特丹十多年,早已從旅人變成在地人,他出於興趣開始紀錄城市咖啡館並因此創業,不僅見證精品咖啡浪潮在地的發展,也共享其中的甜蜜和辛苦。好比他提到Nick開店時的困境。原來阿姆斯特丹近年因發展過度,限制發放新的餐飲許可證,因此新創者愈難愈難找到合適且價格合理的店面,「這其實是該重視的問題,阿姆斯特丹如何在發展和商業之間取得平衡,限制之外還必需有更多配套政策。」

 

在Alex帶路下,我這新住民也對阿姆斯特丹產生情感連結和認同,一杯好咖啡觸動的不僅是味蕾還有更多感動。這段在疫情稍微緩解之際偷得的半日閒,就在我們互道珍重後結束,但我知道,關於這城市精采的咖啡之旅仍未完待續。

Photography Pei-I Lu  @peiilu_ariel



YOU MAY LIKE

24H台南│10:00 水仙宮市場

城市的靈魂、銅板美食集散地

遇見文青版的紐約

身為世界金融中心的紐約,在摩登繁華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許多新興、充滿文藝感的餐廳、藝廊與商店。現在,請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細細品味文青版的紐約吧!

象山步道:邂逅城市中的大自然

信義區是台北生活步調最快的購物與金融中心,而此區郊外就是隸屬四獸山步道的象山步道。象山步道全長約2.3公里,為居民與遊客的首選景點,搭乘台北捷運即可到達。

熊本之森:跟著夏目漱石去旅行

夏目漱石在熊本的經歷不僅影響了《草枕》和《二百十日》,還對《我是貓》、《三四郎》等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